本书又名为《切利尼传奇》。主人翁邦弗尼托·切利尼是16世纪著名的金银匠,一身颇富传奇色彩。他早年当金匠学徒,1516年被流放,后又返回佛洛伦萨,1523年又因肇事被判处死刑,遂越狱逃亡罗马,为教皇克莱芒七世效力。1540年应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之邀,用黄金制造一个盐碟,1542年法王批准他加入法国籍……
“什么?你是江家的太子爷?当年那个小豆丁?”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学校里被她保护的羸弱少年,居然是这个城市最大财团的太子爷。多年之后,两人再次相遇,她陷入了一场倾世绝恋之中,那一年她保护了他,多年之后,他誓要娶她为妻。
契诃夫做过医生,1880年开始发表作品,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当时状况。本书收录了契诃夫于1890年发表的小说作品:《古塞夫》《贼》。
生命不息,荣耀不死。一个从英国监狱走出的少年,死亡足球的幸存者,弹指间,左右天下足坛。
本书选取了张之洞的家书著作,书信内容均为告诫子弟或是禀告双亲的话,读来真切感人。内容涉及生活、家教、婚姻、哲学等领域,内容庞大,包罗万象,将做人做事的道理采用一种书信的形式完全道破,给人以启迪、警醒。张之洞,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著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本书讲说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周的兴废战争史,乃说书人话本,此讲史话本是中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多数都成为后来章回小说的蓝本。每朝分上下两卷。《梁史》《汉史》都缺下卷。它采用编年叙述的体例,近似一部五代史的通俗讲话。
刘易斯于1950年至1956年创作了纳尼亚传奇系列,一共7部,本书是其第六部。男孩迪戈雷和女孩波莉喜欢冒险,他俩误入迪戈雷舅舅安德鲁的实验室。安德鲁是个蹩脚而自私的魔法师,为了实验自己的魔法,他利用魔法戒指把迪戈雷和波莉送到一个神秘的树林,这里可通往各个世界……
本书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的长篇历史题材的小说作品,塑造了哥萨克英雄布尔巴的形象,歌颂了民族解放斗争和人民爱国主义精神。乌克兰的哥萨克民族首领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波兰学习暴君之道,为的仅仅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与波兰的贵妇相爱……
本书作者主要从反面角度,总结了中国人的素质共二十六条,无不言之成据,但某些说法难免有以偏概全、一竿子打死一国人之嫌疑。作者是美国公理会教士,广泛接触中国各阶层人群,尤其熟悉下层农民生活,并结交不少朋友。本书是他在华传教二十二年之后,于1894年成书出版的一部代表作,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
她泼妇么?不,她只是在贱人面前坚决地捍卫自己的尊严。他无赖么?不,他只是在自己深爱的人面前露出本性而已。所以,她无时无刻的刁难他,他却毫无怨言的惯着她。一对冤家,两个活宝,即将展开一场你追我赶、你退我进的爱情拉锯战!
这部童话介绍了一只会说话的黑猫——善良、能干、正直和富有智慧的米克什。他住在梨庄史维茨家,和小男孩贝比克、小猪巴西克、山羊波贝什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他和朋友们一起去赶集,一起在圣诞节走家串户唱圣诞歌,教训一位欺负别人的男孩东达,在贝比克生病时替他去上课,他参加克隆茨基马戏团演出……
本书是大仲马编写的传记类型的小说。加里波迪是意大利著名的民族英雄,经过充满传奇色彩的长期斗争之后,终于实现了统一意大利的崇高理想。加里波迪不仅战功卓著,而且颇具写作才华,他写了《回忆录》来向世人讲述意大利统一的艰苦斗争的历程并表彰参加过这个伟大事业的革命战士,于1860一1861年由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整理编订补写。
本书主人公奥诺丽纳抛弃了财产和丈夫,随情人出走,却又因失去财产而遭到遗弃。她指望自食其力,然而经过七年奋斗,仍不得不在社会、法律、宗教观念的压力下,回到丈夫身边,最后身心交瘁而死。
本书以贵族与资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主题,作者使用了种种褒词来颂扬埃斯格里尼翁等“伟大家族”,而当这些过时的显贵们思考和行动时,作者的讥刺和嘲笑却是无比辛辣的;以贬斥口吻描绘的暴发户杜·克鲁瓦谢,则以雄辩的语言,义正词严地批判了那个迂腐无能却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贵族阶级。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坚定的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其诗歌作品歌颂自然、歌颂青春,感情热烈,形式精美,突出地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是其新格律诗理论的完美体现,融中国古典诗歌格律美和西方诗歌音节体式为一炉,开了一代诗风,本书收录了其近百首经典诗歌。
凃雄飞 姜聪 吴鑫怡 酸奶 曹配 陈大刚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5-11-05 15:24:32 http://vidosopfs.com/book/SynAzsT.html